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

小六:功课

小六的同学们好!
我们还没有讨论小五第18课的练习,历届考题也暂时搁下,以便你们这几天能够专心地把口试练习的资料读熟。
记住:只要你掌握了描述图意和发表看法的方法,加上一些既可以用来写作文,又可以用来描述图意或发表看法的佳词佳句,以及灵活的头脑,不管是预考还是会考的口试都难不倒你们的。

以下这篇文章是今天早上提到的:


华文,是一个美丽的大宝库,容纳了无数璀璨的珠宝。
遗憾的是,莘莘学子当中,有许多却不得其门而入。
徘徊在门外,原因很多。
者找不到宝库的钥匙,久而久之,便失了信心,没了兴趣。
有者心存畏惧,不知道宝库里藏了些什么,踌躇着不敢进去。
有者根本不知道那是一个宝库,不了解,却又冷漠地排斥。
说说一桩童年趣事。
那时,肚子长了蛔虫,面黄肌瘦。母亲买来草药,熬成比夜还要黑、比黄连还要苦的药汤,逼我喝。当药汤流过味蕾时,我的头发像刺猬一样,全都“嗖嗖嗖”地竖得直直直直的。那种感觉,太可怕、太难忘了,所以,当母亲第二次捧来药汤时,我脸色发青地抗拒,眼泪汪汪地逃走。我宁可让蛔虫在肚里乱钻乱窜,也不肯让药汤入口。母亲初而婉言相劝、继而厉声斥骂,甚至扬起手来,恫言要打,我却倔强地摆出一副“威武不能屈”的模样,把嘴抿得死紧。
一日,母亲忽然给我买来了一小包五彩缤纷的“糖果”,宝塔形的,玲珑美丽,十分可口,我一颗接一颗地吃,不一会儿,便吃光了。结果呢,这种“金玉其外而内无败絮”的“驱虫剂”,使蛔虫集体从我体内迁徙到体外了。
部分学子害怕华文、排斥华文、仇视华文、漠视华文的心态,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蛔虫”;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语文教育前,必须先把这种“精神的蛔虫”狠狠歼灭
内容健康而主题明确的漫画,就是很好的“驱虫药”之一
它甜、它可口、它可爱,易于被莘莘学子接受;与此同时,那些原本就喜欢文字的学生,也能以一种全然放松的心态来享受另一种形式的阅读。
感谢培生教育出版社,为我出版了一套四本漫画(《那一株盛放的兰花》、《那个染金发的男孩》、《爱恨交缠的淤痕》、《受伤的岩穴》),让我的小说能以另一种绝顶美丽而又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多年以来从事文艺创作,我都刻意将文字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一直坚信,取材现实的作品,较易触动人心。每每当文字酝酿成熟,破土而出时,就好像心田里长出了一个个色泽金黄的大南瓜,丰盈、肥硕、绚烂、美丽。
这种美丽,是静态的、平面的。
然而,当一行行的文字化成了一幅幅的漫画,就宛如泽润的南瓜变成了飞驰的马车,给人的感觉,是动态的、立体的,它能带着读者“一鼓作气”地飞翔,酣畅淋漓、痛快绝顶。
方块字,就像用山泉冲泡成的中国茶,每一片茶叶,都是清风朝露和旭阳月色凝集而成的精华,它清香绕鼻、甘味缠舌;它气韵生动,余韵不绝,喝茶一旦上瘾,终生受惠。
漫画呢,却像冰淇淋,多种不同的甜味,在味蕾上堆砌成盛放的百花,非常刺激,非常享受。然而,就像人生不可能一味甜到底一样,我们的味蕾,不可能一生一世滞留在甜味上。
中国茶隽永甘香,遗憾的是,它也带着些许孩子可能不易接受的涩味。那么,先让孩子尽情品尝略带茶味的冰淇淋吧,等他们习惯而且喜欢了渗在大冷大甜里那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茶味后,再正式教他们品茗之道,让他们一生一世醉倒在那让人回味无穷的中国茶里……
注:《尤今漫画系列》新书发布会将于7月17日下午3时半假纪伊国书店(乌节路)举行。
笔心
当一行行的文字化成了一幅幅的漫画,就宛如泽润的南瓜变成了飞驰的马车,给人的感觉是动态的,立体的。Publish Post
——尤今

没有评论: